2022年,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将全面“提速扩面”!虎年刚开年,国家医保局就送出民生大礼包。
据报道,包括种植牙、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等高值医疗耗材预计年内将纳入国家集中采购,“一口牙换一套房”等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有望得以解决。
大家有多期待和拥护国家集中采购药品耗材政策?去年,朋友圈“霸气砍价”视频屡屡刷屏,政府谈判代表让药厂降价“再努力点”成热搜金句,可见一斑。
国家以带量采购减少中间环节、削减“公关成本”、掌控更大议价权,有力推动药品、耗材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大大降低了家庭和社会整体医疗开支,给百姓带来了十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数据表明,六批集中带量采购后,相关药品平均降价53%。两件标志性新闻,记忆犹新:一件是,轰动一时的“药神案”中癌症救命药“格列卫”,集采后比代购还便宜;另一件则是,心脏支架均价从1.3万元降到700元,给我国约3.3亿心血病患者带来福音。数字背后,一个个患者家庭肩上的经济负担得以舒缓,更具有意义,更令人舒心。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即将再次提速,价格越降越给力、兜底保障越来越牢靠、群众看病越来越便宜,怎叫人不期待?
不过,网上也出现了一些对集中采购“扩军”的疑虑。比如就有些“不差钱儿”的网友,担心集采后医疗耗材品质会有所下降,声称要尽快去植牙。
如此言论,是不是某些牙科诊所、耗材厂商为谋利益故意放话,咱暂且不作“诛心之论”。但这样的舆情,倒也应该给有关部门提个醒儿:集采过程中严把质量关,确保集采物料降价不降质,把百姓的安全感落到实处。
集中采购的质量关是值得信赖的。毕竟,投标、中标门槛相对较高,资质不够、产能落后的小厂已被排除,能被纳入的多是经过长期使用、经受了考验的成熟产品。同时,纳入集中采购并不意味着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会被纳入严格的闭环式管理,一旦质量出问题,随时面临“扫地出门”的风险,厂商还得承担相应民事、刑事责任。可以说,只要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到位,“便宜”也能有“好货”。
当然,有关部门要善用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将集中采购闭环管理的严格流程、原则告诉公众,让监管更加透明更让群众放心。同时,也要解释清楚集采后医疗用品用具选用的原则:集采药品是兼顾各方利益的“最优解”,但绝非是“必选项”,在医疗实践中会充分考虑用药个体差异和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唯此,才能为集采落地生效营造更好舆论环境,释放更大社会效益,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得更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