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心官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保健护理】如厕,禁做几件事!

   2022-01-18 939

不仅年轻人,很多老人也喜欢边上厕所边看手机、报纸等,不知不觉中忘记时间,短时间看来并无影响,长时间蹲厕所容易导致脱肛。




脱肛在医学上称为直肠脱垂,老人和小孩是易发对象。由于老人全身组织衰退,体弱无力,肛门括约肌松弛,骨盆直肠窝、坐骨直肠窝脂肪量减少,加上患有慢性疾病,如便秘、气管炎、咳嗽、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等,频繁增加腹压,同时隔肌下降,压迫腹腔脏器,推压乙状结肠和直肠向下移位,致使其更容易脱肛,诱发便秘、便血,影响活动,降低生活质量。




直肠脱垂病人早期有轻微症状,如排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直肠痛、排便困难、便不尽感和不同程度的控便功能障碍等。如果老人发现类似症状,应及早去正规医院肛肠科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康复。


脱肛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可保守治疗,中度和重度一般需要手术治疗。由于老人基础疾病多,恢复能力差,治疗脱肛时,既应重视局部致病因素,更应重视全身整体状况。


老人如厕,禁做几件事




厕所已成为老人发生危险的“重灾区”。老人如厕,哪些事儿不要做?


起得太快太急。


上厕所,切记慢坐慢起。不少老人患有关节炎,下蹲困难,动作太快易摔倒。而患有心血管病的老人如厕后快速站起,可能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花等情况。另外,便秘或高血压患者,排便不能太用力,否则会造成血压升高,严重时甚至诱发心梗、脑溢血等疾病,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玩手机、看报纸。


有些老人习惯把手机、报纸带进厕所,待了个把小时都不自知,这样的做法很危险。厕所是一个密闭环境,长时间待在其中,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氧。蹲厕时间太长,还会使盆腔静脉血回流受阻,诱发痔疮,甚至失去直肠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引起习惯性便祕,严重的会发生肠道癌。


憋尿再去如厕。


老人如果有尿意,即使在看电视、下棋很入迷时,也不要憋着,要及时去厕所。憋尿太久再去解决,膀胱突然排空,易导致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发生排尿性晕厥,若不及时救治,可能有生命危险。


家有老人,还要注意厕所细节。


尽量安装坐便器,不要用蹲厕,马桶周围最好安装把手,便于老人起坐。卫生纸不要放在马桶水箱上,防止老人拿纸时扭伤腰部。卫生间设计最好干湿分离,经常通风,保证地面干燥。地板最好选用防滑材质的,卫生间门前和马桶旁要放防滑垫。另外,厕所尽量少放电器,以免触电。家人及照护者还应提醒老人,上厕所不要锁门,一旦出现问题可方便急救。如果上公共厕所,尽量有人陪伴。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10284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