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些中药材在民间往往作为食材被广泛食用。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简称食药物质,是指传统作为食品,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物质。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这一理论最早见于唐朝时期的医书《黄帝内经太素》:“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
本草纲目之山药篇
释名
又叫土薯、山薯、山芋、薯蓣、玉延。[宗奭说]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便改为山药,自此名字已被改得面目全非。
根
[气味]味甘,性温、平,无毒。
[主治]主中焦脾胃之气损伤,补虚弱,除寒热邪气,益气力,长肌肉,滋补肾阴。久食薯蓣,令人耳聪目明、轻身不饥、延年益寿。还可去头晕目眩、头面游风,下气,止腰痛,治虚劳贏瘦,充五脏,除烦热,补五劳七伤,祛冷风,镇心神,安魂魄,补心气不足,开通心窍,增强记忆,还可强筋骨,治泄精健忘。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肤养发。把薯蓣捣碎后贴硬肿毒,能使其消散。
附方
1.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将半生半炒的薯蓣研成粉末。每次用米汤送服二钱。一天两次。
2.尿频。将矾水煮过的薯蓣、白茯苓等分,研成粉末。每次用水送服二钱。
3.中风喘急。往半碗捣烂的生薯蓣里加入半碗甘蔗汁,和匀后一次喝服。
4.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将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成粉末,加水和糊做成如小豆大的丸子。每次用米汤送服四十至五十丸。
5.湿热虚泻(因脏腑虚弱所致的泄泻)。将薯蓣、苍术等分,加饭做成丸子,米汤送服。
6.肿毒初起。将带泥的薯蓣、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过后研细敷涂即可散肿毒。
7. 手足冻疮。将一截薯蓣磨成泥敷患处。
趣味故事之山药篇
战国时期, 列国混战。有个强国把一个弱国打败了,弱国只剩下了几千人马,逃进一座大山中。强国的军队把大山包围,想把对方困死山中。谁知这样过了一年,山里连一点动静也没有。强国的官兵都认为山里的人马早就饿死了。
可是, 忽然在一天夜里,从山中杀出一支人强马壮的队伍,直向强国的大营冲来。强国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结果, 强国反败为胜, 把失去的土地又夺了回来。
强国失败后很是奇怪, 便四处探听弱国军队被困在山里时拿什么当粮食。后来才得知,原来山中到处都长着一种植物, 它的根基很粗。弱国的士兵饿急了, 就挖这种根茎吃。 从此, 人吃根茎, 马吃藤叶, 几千人马靠这种植物生活了一年。弱国的士兵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山遇”意思是说碰巧在山里遇到了它。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山遇”不但营养丰富,还能够健脾胃,补肺肾,主治脾虚、泄泻等症。以后,人们用它做药, 就把“山遇”这个名字。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故事, 事实上山药在古代被称为薯预, 唐朝时唐代宗名叫李豫,薯预跟皇帝同名怎么行呢, 因此为了避讳, 薯预就被改为了薯药,后来在北宋时因宋英宗名叫赵曙, 薯药又为了避讳而被更名为山药,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