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蒸烤”能要命!多地出现热射病报道,有正在抢救中的也有不幸离世的病例。这些热射病患者不乏有青壮年男性。家中的厨房、午睡的卧室、室内工作车间、户外作业工地……都有可能成为被“热”进医院的场所。到底什么是热射病?又有哪些对抗热射病的营养防护策略呢?记者请教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
通俗来讲,热射病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人体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体温超过40℃、无汗液排出并带有意识模糊等特征,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热射病分为两类:
经典型热射病(CHS):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的年老体弱者和儿童以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环卫工人和交警等人群;
劳力型热射病(EHS):多见于既往健康的年轻人,在炎热和潮湿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活动,如参训指战员、消防员、运动员和建筑工人等。
热射病虽是由高温所致,但并非一蹴而就,与患者发病前的营养状况也密切相关。目前已有的预防措施侧重于环境条件、健康状况、衣物改良、热适应和有氧调节,较少考虑营养素的潜在作用,但无论是从“热暴露”到“热射病”的整个发病周期,还是救治全程,营养对于患者的整体健康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热射病的发生机制
中国专家共识提到热射病可能存在双通道机制:一个是高温使机体内部温度升高,造成对各器官系统的直接损害;另一个是高温引起的热应激、内毒素血症,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免疫功能紊乱,被定义为热射病“类脓毒症反应”,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
EHS的相关发病机制(注:ROS:活性氧;RNS活性氮;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热射病的营养预防】
研究发现,运动员、军人等高温环境工作下的成年人可以通过营养补充和优化饮食结构的策略来最大程度地预防热射病。
碳水化合物
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劳动≥90分钟时,超过1小时后,需每一个小时补充30~90g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蔗糖、蔗糖+葡萄糖或麦芽糊精+果糖),能够有效增加脏器血流灌注,保护器官功能,还能够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降低炎症水平。
水/矿物质
高温环境下及时科学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能够避免过度脱水、减少与运动相关的肠道功能障碍、保护血脑屏障、避免急性肾损伤。此外,高温作业人群一定要避免饮酒,因为酒精能够增加肠道通透性并诱发利尿反应,使人体水分过快流失,造成休克。
辨别脱水症状的常用方法是:用手指按压指甲,若手指抬开3秒后,指甲依旧呈现白色则说明有脱水风险,或用手指捏住手背,若皮肤恢复原状耗时超过3秒,也说明有脱水危险。一旦出现需提高警惕。
辨别脱水症状简易法
为避免脱水症状需要及时补液,需要注意的是,一次过量摄入水分,反而会导致体内盐分浓度降低,产生危害。建议少量多次补充含盐分和糖分的电解质水。我们推荐的方法:先将温水(1000 ml)中加入少量的盐(3.5g)和葡萄糖(20g),搅拌直至液体呈现透明状态,再滴入少许柠檬汁。成人每小时喝2杯左右(400 ml)这样的补盐液,可以有效预防或缓解轻度脱水症状。
谷氨酰胺
在极端生理应激反应阶段,谷氨酰胺以一种十分重要的营养素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谷氨酰胺可通过增加脏器细胞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加机体耐热性,帮助维护器官功能,降低热射病的死亡风险。蛋白质类食物富含谷氨酰胺,建议采取高蛋白饮食模式,常见食物中蛋白质和谷氨酰胺含量如下图。
常见食物中蛋白质和谷氨酰胺的含量(g/100g)
牛初乳
牛初乳作为一种新兴的可能有利于免疫健康的补充剂,在运动营养相关的指南共识中常被提及。研究显示,补充牛初乳两周(20g/天)能够帮助人体在高温环境下耐受20分钟的高强度运动,对保护肠道功能有明显的益处。
抗氧化剂Vit C
在高强度劳动前2小时口服补充Vit C补液,能够帮助减少肠道菌群易位,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但可能对炎症因子改善作用有限。日常膳食搭配中可多吃富含Vit 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建议每天蔬菜500-750g,水果250-500g,有助于预防高温中暑。全果的营养价值优于果蔬汁。
此外,预防热射病,物理防护也非常重要,如外出时做好遮阳、全冷热交替需逐渐适应、空调设定为28摄氏度强风状态为宜。
最后提醒大家,入伏后进入“蒸烤”模式,认真吃饭,好好睡觉,尊重科学,预防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