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在甘肃省实施中药材产地加工试点政策为“药乡”定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定西市建机制强举措,高标准抓落实,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中药龙头企业为主体,统筹规划,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政府主抓、部门联动、企业带动、支部引领、农户参与”的产业协作新模式和利益联接新机制,为中药材产地加工政策落地见效、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创造了“定西模式”。
定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地加工工作,由分管副市长牵头,中医药产业发展、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工信等部门为成员,组建了市、县两级产地加工工作专班。工作专班成立后,召开推进会议,制订工作方案,遴选试点企业,督查调研指导,全面部署推进,充分发挥了“促”的作用,形成了工作合力。
定西市对集中连片50亩以上的标准化、规范化中药材种子培育基地和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标准化、规范化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分别按照1000元/亩、50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建设集中连片2000亩以上的核心示范基地,按照40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产地加工车间每个补助100万元,为推动中药材产地加工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严格遴选质量管理体系健全、投资规模较大、社会信用度较高的陇西奇正、岷县顺兴和及甘肃佛慈红日等12户饮片生产企业作为第一批中药材产地加工试点企业,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的中药材产地加工管理模式。试点企业落实药材质量主体责任,负责对种植基地、种子种苗、农药化肥等全过程的质量管控,将中药饮片质量保障体系延伸至种植加工环节,带动合作社和农户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种植,从源头提高药材质量。
在推进产地加工工作中,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对分散种植户的引导和管理,组织成立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产地加工及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专门负责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及产品初加工。在龙头企业的技术质量管控要求下,形成“龙头企业+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专业化、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强化了中药材质量源头管控,做到了县乡村三级统筹、三级联动、一以贯之、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