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的京新药业(002020.SZ),近日又向中药资产抛出了橄榄枝。
6月10日,京新药业一纸宣告,将以自有资金2.15亿元收购新昌元金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元金健康”)持有的杭州胡庆余堂医药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胡庆余堂医药控股”)5.8824%股权。
值得关注的是,元金健康是上市公司实控人吕钢控制的产业投资基金,其早在2016年就投资了胡庆余堂医药控股6%股权。
半年前的2021年11月,京新药业也曾披露过相关公告,彼时,公司拟以2.108亿元收购元金健康持有的胡庆余堂医药控股6%股权。
“上一次因为胡庆余堂的审计报告时效性问题,所以股东大会取消审议该事项”,6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京新药业证券事务部,对方人士表示,“这次继续推进该交易,根据最新的公司章程,该交易属于董事会审批权限,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而对于此次收购比例有所调整,京新药业证券事务部解释是因为胡庆余堂医药控股增资导致持股比例变动。
在此之前,京新药业还耗费2.05亿元收购了中成药企业广东沙溪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沙溪制药”)100%股权。
作为一家以化学成品药、化学原料药为核心收入的上市公司,京新药业频频布局中药板块,有何考虑?
频频布局中药板块
从资产质量来看,胡庆余堂医药控股2021年实现营收12.61亿元,净利润2.53亿元。
作为杭州胡庆余堂集团有限公司的重要控股子公司,胡庆余堂医药控股主要参、控股的公司有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有限公司、杭州胡庆余堂参茸保健品有限公司、浙江胡庆余堂草本药物有限公司、浙江方格药业有限公司、杭州胡庆余堂大健康有限公司等。
胡庆余堂集团官网介绍,公司完成了从药材种植、饮片加工、成药生产、商业零售、医疗科研以至工业旅游等为主导的中药产业链。
“胡庆余堂主要是中药老字号,既有中成药,也有中药服务,还有中药材种植等相关产业链,相对来说是体量较大的一家中药企业,通过此次参股,一方面双方可以通过产品共同开发、商业渠道共享深化合作,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参股,也可以分享胡庆余堂成长带来的红利”,6月14日,京新药业证券事务部人士解释了参股胡庆余堂医药控股的目的。
这并非京新药业第一次青睐中药资产。
2021年12月,京新药业耗费2.05亿元收购元金健康、上市公司大股东京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另一家中成药企业沙溪制药100%股权。
京新药业指出,沙溪制药是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独家产品“沙溪凉茶”被列入广东省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收购沙溪制药,可有效整合公司中药产业资源,打造沙溪凉茶、康复新液等中药大品种,也将增加排石颗粒、缩泉丸、骨仙片等市场占有率领先的产品。
在今年4月20日的线上业绩说明会中,京新药业对公司中药发展的规划也做了进一步解答,“中成药作为公司在化学成品药、化学原料药之外的中药业务补充。2021年底并购完成沙溪制药之后,公司在中药领域形成了2个生产基地,并拥有数百个中药批文产品,目前上市在销售的中药产品30余个……公司已经规划在内蒙古扩建新的中药提取生产基地,更好的整合当前中药品种的资源。”
查询公告可知,2021年6月,公司子公司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与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中药生产基地投资合同书》,投资2亿元建设中药生产新基地。
京新药业证券事务部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到,“目前公司中药板块有内蒙京新、沙溪制药等子公司,两者也有一些资源整合。”
多元化发展下的低估值尴尬
虽然对中药板块频频出手,但布局中药板块,只能算是对京新药业业务的锦上添花。
数据显示,2021年,沙溪制药实现净利润1643.29万元,达成当年业绩承诺(不低于1630万元),但仅占京新药业同期净利润(6.14亿元)的2.68%。
“公司聚焦精神神经、心脑血管细分领域,坚持化药为主、中药为辅,实现原料制剂一体化发展,适时发展医疗器械。”京新药业在2021年年报中提到。
事实上,目前化学成品药、化学原料药仍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
2021年公司33.36亿元营收中,成品药收入19.02亿元,原料药收入8.18亿元,合计占比超过80%;此外,医疗器械收入5.53亿元。
在仿制药之外,京新药业也布局多款在研创新药,主要围绕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三大管线展开。截止2021年底,公司共有在研创新药(械)11个。
据京新药业证券事务部人士介绍,创新药方面进度较快的是“公司治疗失眠的1类新药EVT201胶囊,已完成III期临床,报CDE审批,顺利的话预计是2023年上市销售。”
寻求多元化发展背后,则是京新药业仿制药产品受集采降价影响、业绩面临潜在压力的事实。
以京新药业的心脑血管药物瑞舒伐他汀钙片为例,其2018年销售额6.93亿元,是京新药业当年销售额最高的几款核心产品之一。
在2018年12月“4+7城市”集采中,京新药业的瑞舒伐他汀钙片以21.8元/(10mg*28片)的中选价格成功拿下11个城市的采购份额。但是,2019年9月“4+7”扩围中,京新药业的瑞舒伐他汀钙片因报价高于其它竞选企业而遗憾出局。
2020年,京新药业的瑞舒伐他汀钙片成功续约“4+7城市”,不过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的上海市“4+7”集采续签结果,京新药业的瑞舒伐他汀钙片由21.8元/(10mg*28片)降至6.71元/(10mg*28片),降幅高达69%。
京新药业介绍,截至2020年底,公司心脑血管管线内主要产品均已集采中标:辛伐他汀片、匹伐他汀钙分散片分别中标第二批、第三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瑞舒伐他汀钙片续标成功。
集采中标虽带来销量提升,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司收入规模缩水。
2020年,京新药业的心脑血管管线销售收入7.93亿元,同比下降31%,公司提到,“主要是药品集采带来的降价影响,但通过集采带量,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
到了2021年,京新药业也提到,公司成品药收入19.02亿元,主要受药品集采降价影响,同比下降3.02%。
从整体表现来看,京新药业总营收从2019年的36.47亿元下滑至2020年的32.58亿元,2021年有所改善至33.36亿元。不过,公司扣非净利润仍保持稳步增长,2018年-2021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15亿元、4.21亿元、4.46亿元、5.15亿元。
除了潜在的业绩拓展压力,京新药业还面临低估值的尴尬。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收盘,A股医药公司平均市盈率52.60左右,而京新药业市盈率仅为12.78,远远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
此前的业绩说明会上,也有投资者向京新药业指出,“公司从2015年至今,业绩增长有目共睹,但市场给予的估值却一降再降,远低于行业平均估值”,希望公司加强与机构沟通交流工作。
“在带量采购的价格战下,仿制药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市场给予部分仿制药企业的估值和化工企业类似,因此,仿制药企业未来更强调成本控制能力和产业链的整合能力。”有医药行业分析人士指出。
京新药业证券事务部人士则表示,“在仿制药板块,公司有产能和生产成本优势,因此会继续坚持低成本高质量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