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园区企业品牌宣传、打造企业创新生态,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推出原创栏目《企业家专访》。以“聚焦成长+赋能品牌”为主题,深入了解企业成长历程、角色定位、企业文化等,并深入挖掘企业需求,提升企业长期发展竞争力。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延展,AI+医疗的技术突破,已逐渐深度参与到临床诊疗工作。本期《企业家专访》栏目特别邀请慧影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柴象飞,一起走进医学影像领域的人工智能。
柴象飞
慧影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医疗健康是人民群众最根本的民生需求。
疫情使人工智能行业再次获得了巨大的关注,不少人寄希望于人工智能是人类战胜病毒的强大武器。于此很多顶级科研机构与大学合作,成立联合研究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寻找攻克新冠肺炎的方法。面临大量筛查、精准确诊的需求,利用AI影像等智能化技术,辅助医生诊断更具效率,更加精准,也逐渐有了新的实际意义,智能影像也是医疗健康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院派“出身推动医疗影像AI落地
柴象飞是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后,曾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癌症中心、荷兰癌症研究所和比利时鲁汶大学放射科等世界顶尖的医学影像机构工作学习。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以及数据分析领域拥有超过10年的跨学科科研和工程经验。在创业之初,他把大部分时间和心血留在了三尺讲台与实验室中,柴象飞在访谈中表示,教授虽是开创性的职业,但到实用中的转化率却偏低,他更想身体力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经验积累,投身到AI影像的行业实践当中,实现自己推动医疗影像AI落地的愿望。2014年11月,柴象飞跨越万里回到中国,并于2015年4月,在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成立了汇医慧影。
六年时间,汇医慧影已经发展为一家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应用的全球化医学影像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公司在美国硅谷及国内各地均设有分公司,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智慧影像云平台、数字智能胶片、肿瘤放疗云平台、大数据智能分析云平台和人工智能诊断云平台等五大核心服务,形成了从科研到临床的多条产品线,并在技术能力和商业化落地能力上均领先于行业。在单病种上实现了人工智能全流程覆盖,包括智能筛查到智能决策、预后预测全疾病周期,也是业界唯一一家基于多模态、全影像数据链的高科技公司。
“数据+平台”布局领跑AI医疗领域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时间虽相对短暂,但它的成长发展却十分迅速。未来,在AI+医疗健康领域,图像识别、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基因测序、健康管理、医用机器人和药物开发等应用都需要借助AI进行智能化辅助,实现资源部不均情况下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汇医慧影基于上百万份病例自主归纳、研发、设计出领先的技术突破路径以及数据与算法的深度融合,为AI+医疗领域的影像应用也提供了升级保障。
谈及汇医慧影短短六年时间便达到行业领先地位的缘由时,柴象飞认为汇医慧影能够领跑AI医疗领域的核心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医疗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场景,并不是把某一个事做到极致,它就能简单复制,或解决根本问题,数据依然是人工智能的很大制约点。汇医慧影首先在技术路线方面,率先做基于多场景下的深度学习尝试,包括一些基于解剖知识的智能学习,在技术路径上,汇医慧影选了一种相对适合小量数据建模的方法,然后来去适应医疗的图像数据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多场景的深化致使企业对数据量的依赖度更小,极大程度来提升企业运行速度以及降低前期投入。另一方面,慧影医疗打造一体化的科研平台,不光是影像化的单一模块,还开发了医院图像数据中台,通过这个数据中台,帮医院和医生进行数据的管理、归类、治理、标注、计算、挖掘、建模等一系列功能,同时将其复制到更多医院,我们用一个很好的方法来赋能医院更高效的使用他们自己的数据,去标注管理归类、整理和使用挖掘数据,通过这样的合作,很大程度上也加快了对更多病种的挖掘以及疾病扩张的整个过程,通过与更多医院的密切合作,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临床依据,并进行有价值的深度挖掘。这些疾病案例及数据的的丰富度,是我们走在行业前沿的巨大关键。”
“AI+医疗”前沿构建智慧医疗生态圈
医疗数据90%以上是影像数据,根据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总误诊率达27.8%。影像科医生阅片是以肉眼可见的信息和经验为依据,而AI可以提取更丰富的信息,利用医生能看见和看不见的信息做出高效而精准的诊断。AI改变阅片了方式,通过机器初筛,医生负责判断的方式,改变阅片的速度和精准度,也改变了医学影像中心的运行模式。这是一场医疗改革,也是一场商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