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心官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致同咨询行业洞察」2024年医药医疗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4-12-25 新浪财经500
导读

2024年,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渐稳定,中国医药医疗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后,行业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取得显著进步,同时在创新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创新和医疗服务模式等领域展现出强劲活力

 

2024年,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渐稳定,中国医药医疗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经历了疫情的洗礼后,行业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取得显著进步,同时在创新药物研发、医疗器械创新和医疗服务模式等领域展现出强劲活力。然而,全球经济波动和国内政策调整使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曾经作为逆周期代表的医药医疗行业,整体表现持续跑输大盘,仍处于行业下行与修复周期之中。

政策方向:深化改革,强化监管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持续深化

2024年,国家医保局继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DIP(按病种分值)支付方式将在更多地区落地实施,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集采扩面提质,降价压力不减

集采范围扩大:继九批药品集采和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后,第十批集采即将启动。从国家医保局的最新表态及市场预期来看,集采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已被纳入重点。此外,中成药、中药饮片和体外诊断试剂等也将通过联盟集采稳步推进。

降价幅度加剧:2023年11月第九批药品集采平均降价幅度高达58%,未能延续2022年第七批时的温和降价趋势。这一现象反映了疫情后医保基金在收支两端承受的巨大压力,预计短中期内医保基金将继续收紧。

回款压力加剧药企应收账款压力持续增加,例如智飞生物2024年Q1季报显示,应收账款余额超过300亿元。针对这一问题,监管层已多次强调要加大集采产品回款治理力度,解决欠款问题,保障企业资金链安全。

医药领域反腐整治深入推进

2023年7月,由国家卫健委牵头,联合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等十部门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这一轮整治重点围绕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核心环节,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利益输送行为。截至目前,包括北京积水潭医院原院长田伟在内的大量医院院长、书记等“关键少数”被查,查处人数远超去年同期两倍,有力震慑了医药领域的腐败问题,为行业制度建设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二元发展的时代启幕

在医保基金承压的大背景下,我们特别关注商业健康险的相关政策发布和后续落地。我们认为,商业健康险将成为未来医疗保险的重要发展趋势和必要补充。政策端,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获得顶层设计支持,标志着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二元发展的时代启幕。同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大型保险公司普惠保险考核权重原则上不低于5%,从制度端进一步明确了普惠保险的重要性。

资本市场:寒冬持续,创新驱动价值重塑

全球医药投融资持续低迷

2024年,全球医药医疗行业投融资依然处于低迷阶段,资本更倾向于市场预期明确的项目,单纯概念层面的技术创新不再受追捧。然而,创新依然是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的核心主题,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试图吸引资本入局。与以往不同,市场对于创新价值的认知逐渐从“极致技术”向“效率提升”转变。

国内融资规模面临下行压力

融资规模下降:国内医疗健康领域2020-2023年的融资金额分别为2459亿元、2192亿元、1258亿元和829亿元,2024年预计全年规模可能跌破百亿美元,显示出市场信心仍在修复中。

IPO市场热点转移:在上市规则调整背景下,北交所和港交所成为IPO新热土,尤其是Biotech企业回流港交所趋势明显。然而,估值偏低和流动性问题依然使企业面临上市挑战。

生物制造有望引领行业复苏

2023年市场热议的“减重药-GLP-1多肽链”虽然具备消费属性,但整体规模有限,难以形成行业复苏主线。近期,生物制造概念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崭露头角,涉及合成生物学、创新药研发、癌症治疗、人造器官等多个细分领域,且大部分药企和CDMO企业已具备相应的技术储备,或将成为资本市场和产业端复苏的重要驱动力,但后续表现的持续性仍需观察。

重点关注板块:AI赋能与细分领域崛起

AI技术在医药医疗领域的落地应用

医药研发:AI联合创新药物研发,包括核酸药物、细胞基因治疗(CGT)以及寡聚核苷酸和多肽合成等。

辅助诊断:AI在影像诊断、病理分析及基因检测等领域的应用逐步深化。

慢病管理与老年医疗服务: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AI技术在精准健康监测、远程医疗、智能陪护等方面的应用将发挥关键作用,满足老年社会的医疗需求。

国产双抗药物交易爆发

2024年国产双抗药物热度飙升,交易呈现爆发态势,尤其在2024年下半年共发生14笔license out,显示出国内外对中国Biotech研发能力的认可。其中主要是两类交易备受瞩目,一类是PD-1/VEGF双抗,以伊沃西单抗在于K药的头对头研究中显示出疗效优势为代表;另一类则是T细胞衔接器(TCE),这主要得益于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展现出的巨大应用潜力。

GLP-1减重药市场持续火热

礼来的替尔泊肽于2024年5月在中国上市,诺和诺德的诺和盈(减重版司美格鲁肽)也将在2024年11月正式商业化。GLP-1药物因其消费属性和在肝病、肾病等领域的潜力,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国产药企也已在该领域布局。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lcymh.cn/news/show-669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10284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