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心官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昔日“国产CT一哥”获央企战略投资,高端医疗装备供应格局或将改写

   2024-07-10 ​36氪2700
导读

近日,一笔战略投资,打破了国内大型医疗装备赛道的平静。昔日四战 IPO 未果的东软医疗,终获得通用技术集团、混改基金的战略投资,改写了自 2020 年至今未融资的局面。这次战略投资之后,通用技术集团将成为东软医

 

 

近日,一笔战略投资,打破了国内大型医疗装备赛道的平静。


昔日四战 IPO 未果的东软医疗,终获得通用技术集团、混改基金的战略投资,改写了自 2020 年至今未融资的局面。这次战略投资之后,通用技术集团将成为东软医疗第一大股东,同时通用将支持东软医疗自主发展,并实现上市。


这意味着,得到央企战略融资的东软医疗,仍将择机继续上市征程;也意味着通用技术集团进入了大型医疗设备工业产业链。据了解,早在 2021 年东软医疗寻求赴港上市的基石投资人时,就与通用技术集团有过接触,此次投资,对双方而言可谓都是 " 得偿所愿 "。


作为中国医学影像解决方案及服务的提供商,东软医疗成立于 1998 年,原是东软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于 2015 年从东软集团剥离、成为独立品牌。在医学影像设备研发领域,东软医疗一度走在国内同类企业前列——中国第一台 CT、第一台超导磁共振、第一台 DR 等里程碑式创新,都在这里诞生。


不过,相比于抓住时间窗口顺利登陆科创板、募资近 110 亿元的联影医疗,东软医疗的上市之路可谓十分坎坷。迟迟未有大额资本助力,对于高端医疗装备研发、制造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掣肘。近年来,东软医疗在市场份额上的表现也不尽人意,昔日 " 国产 CT 一哥 " 的市场份额被联影夺去不少,在医学影像设备磁共振成像(MRI)系统的市场占有率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


此次,与通用技术达成的合作,或将在资金、渠道、市场及投资吸引力等方面为其 " 解一把渴 "。


昔日 " 国产 CT 一哥 ",需资金助力


据《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招股说明书》(下文简称 " 东软医疗招股书 "):2019 年到 2021 年,东软医疗的收入分别约为 19.07 亿元,24.59 亿元,28.03 亿元,利润分别约为 8200 万元、9280 万元及 2.97 亿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 38.7%、36.7%、38.0%。


单以营收金额及利润表现来看,东软医疗似乎保持着平稳增势。但正如其在风险因素中所披露的那样,东软医疗既往的盈利依赖于包括政府补助、合同利息、无形资产出售等其他收入及收益,2019-2021 年源于此的收入约达 1.32 亿、1.57 亿、2.89 亿。倘若不将其他收入及收益计入营收,东软医疗在 2019 年及 2020 年将在事实上处于亏损状态,2021 年则堪堪持平。


东软医疗招股书显示,截至 2022 年 6 月,其综合业务包括四个模块:数字化医学诊疗设备、设备服务与培训、MDaaS 平台及体外诊断(IVD)设备及试剂。


若以营收能力而论,数字化医学诊疗设备是其当之无愧的核心的业务,2019 年到 2021 年连续三年对总收入的贡献在 70% 上下。而隶属于此的 CT 又是核心中的 " 重头戏 ",占据着东软医疗的 " 半壁江山 " —— 2019 年到 2021 年,CT 销售收入约为 8.17 亿元、12.92 亿元、15.72 亿元,占据总收入的 42.8%、52.6%、56.1%。


CT 曾是东软医疗的 " 得意之作 "。其在研发方面的过往表现尤其不俗:东软医疗曾在 64 层 CT 描仪、128 层 CT 描仪、256 层宽体探测器能谱 CT 描仪等多个产品的开发上创下 " 国内首台 "、打破外企垄断。


伴随以《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 年)》为代表的国产设备进口替代鼓励性政策出台和国内厂商研发制造能力的提升,国内 CT 市场上," 三巨头 "GPS(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之外,国产机也逐渐占得一席之地。东软之外,还有联影、明峰等一众新秀。其中以东软和联影最受瞩目。


然而,市场份额方面,曾经的 " 国产 CT 一哥 " 如今只能屈居次席。根据医招采统计数据,2021-2023 年间,以销售量为计,东软医疗 CT 机市场份额为 11.59%、13.41%、11.35%;同期联影医疗的市场份额为 22.13%、26.82%、29.6%,二者的差距逐年增大。医学影像设备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方面,东软医疗市场份额也有巨大增长空间。2022 年、2023 年,东软与联影 MRI 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2.5% 和 25.8%、5.37% 和 24.48%。


盈利能力不足、主营业务市场份额表现疲软、被新秀 " 反超 " 的态势下,通过调整营销策略等方式扩大原有业务市场的同时,东软也急需推进技术升级和产品转型、寻求新的业务点、拓宽市场及增强竞争力。与通用技术达成的合作,或将在资金、渠道、市场及投资吸引力等方面为其 " 解一把渴 "。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lcymh.cn/news/show-574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10284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