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心官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集采笼罩下的骨科市场:国产替代突进与消失的利润

   2024-04-26 ​氨基观察170
导读

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不断深入,骨科耗材市场正经历一场巨变。在这场变革中,一些国内骨科耗材企业抓住机遇,通过加速国产替代的动作,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显著增长。然而,这样的市场变革并非没有代价。由于集采导致的出

 

 

 

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的不断深入,骨科耗材市场正经历一场巨变。


在这场变革中,一些国内骨科耗材企业抓住机遇,通过加速国产替代的动作,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显著增长。


然而,这样的市场变革并非没有代价。由于集采导致的出厂价下调,以及渠道商差价弥补的压力,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了压缩。


2023 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国内骨科巨头的普遍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这表明即使巨头在适应市场新环境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盈利考验。


外资巨头的撤退计划与国内企业的利润压缩,共同描绘了行业转型的复杂面貌。面对这一挑战,骨科耗材企业亟需探索新的成长路径。


01 国产替代加速


随着集采进入 " 常态化 "、" 制度化 " 的发展阶段,整个骨科耗材市场呈现出一个明确的发展趋势:国产替代加速。


从细分市场的国产化率来看,创伤基本实现了国产产品的替代,且在联盟续标集采中,外资基本已经撤离。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2)》,国产耗材在创伤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 75%,在脊柱、关节和运动医学领域,国产品牌占比仍有待提升。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lcymh.cn/news/show-523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10284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