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疗健康产业创新不断涌现,并发展成为最活跃的行业之一,36氪见证和陪伴着这一领域创新企业的成长,并为行业带来专业的声音。
为此,36氪推出了“医疗健康行业周报”这一栏目,接下来将定期发布,为读者提供资本、政策、财务、新产品等多角度的行业资讯。
4月7日医疗健康行业周报请查收。本次周报收录了本周医疗健康领域的融资新闻。
融资投资
「易智康」获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
智能心电数据运营服务商「易智康」近日获得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由广东某家族企业投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心电一张网”标杆项目的运营开发、AI算法及软件系统开发。当前易智康已启动新一轮融资。
易智康成立于2022年12月,创始人蒋超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在三甲医院工作八年后,相继加入西门子医疗、神州医疗等企业。在医疗反腐、医保控费等大背景下,蒋超意识到“医疗器械厂商传统的渠道为王、代理入院模式,将会被改写,未来应是运营和服务为王的销售模式。”
「易智康」获数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提供心电诊断运营、AI心血管科研服务 | 36氪首发
「贻如生物」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生物基皮革制造公司「贻如生物」近日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星空资本领投,线性资本、旦恩资本和奇绩创坛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选址常州的工厂一期建设(共三期),人造皮革规模化量产及商业交付。当前,公司已启动新一轮融资。
贻如生物成立于2021年底,于2023年4月完成由线性资本领投的天使轮融资。去年公司重点引入三部分成员:有iGEM等竞赛经验的合成生物研发人才、人造革材料及配方开发团队、发酵工厂负责人。现阶段团队规模约三十人,随着规模化量产工厂落地,今年将拓展至六十人左右。
「贻如生物」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生物基皮革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 36氪独家
多肽载体升级“老药”,「N1 Life」开辟研发新路径,多条管线将进入临床|早期项目
新药研发的高风险、长周期,历来是药企研发团队想要解决的难题。由于没有有效精准的递送,导致药物无法到达体内目标部位内发挥治疗作用。据统计,药物开发中高达近90%的临床研发失败率“极大多数是递送的失败”引起的。因此,如何助力药物分子穿越“人体迷雾”,就成为行业的重大挑战,也是加速新药开发的关键。
怀揣解决这一难题的初衷,博士毕业后,臧晓羽于2019年时和博士时期的导师,美国三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Paul A. Wender博士一起创办了N1 Life,致力于将课题组过去30年在药物递送技术上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落地。
其中,最核心的一项是基于多肽分子的递送技术“Absotride”。利用Absotride载体技术与药效分子结合,即可开发多肽偶联药物(PDC)。目前,该递送技术研发平台主要面向市面上具备优化空间的药物分子开展“老药新用”研发,如专利过期,或在晚期临床中失败的小分子药、多肽及蛋白类药物等。通过此类方式,可快速组合出的PDC药物组合达450种,有效解决涵盖肿瘤、皮肤、眼科等多个人体组织的药物递送问题……(点击此处获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