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心官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王海涛:援外医疗工作既是“放电”也是“充电”

   2024-03-06 中国新闻网230
导读

中新网太原3月6日电 题:王海涛:援外医疗工作既是“放电”也是“充电”中新网记者 范丽芳从喀麦隆到吉布提,从门诊室到手术台,2019年到2023年期间,山西援外医疗队员、山西省眼科医院医生王海涛赴非洲开展援助任务

 

中新网太原3月6日电 题:王海涛:援外医疗工作既是“放电”也是“充电”

中新网记者 范丽芳

从喀麦隆到吉布提,从门诊室到手术台,2019年到2023年期间,山西援外医疗队员、山西省眼科医院医生王海涛赴非洲开展援助任务,为当地民众“送光明”。

“援非工作既是‘放电’,更是给自己‘充电’,将自己的现有技术奉献给非洲患者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尤其是独自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王海涛这样总结自己的援外经历。

勇担使命医无国界

2019年,王海涛作为中国(山西)第20批援喀麦隆医疗队员在非洲工作。

王海涛回忆,在喀麦隆做的第一台手术是一个复杂白内障,患者是一名40多岁的女性,外伤性白内障,角膜白斑,虹膜粘连,晶状体全白膨胀。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病例,还是有些忐忑。”为了确保手术顺利开展,王海涛做足准备:联系国内专家讨论手术细节、难点以及可能的并发症;联系国内工程师在线指导,修好长期不用的超乳机;反复练习专业医学法语,保证术中沟通顺畅……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一天,患者从术前光感的视力恢复到0.8。

慢慢的,王海涛赢得当地医护和患者信任,他的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因地制宜创新技术

由于非洲医疗资源短缺,面对一些特殊病例,无法按照国内手术方式实施。但结合国内先进技术,王海涛进行技术创新。

王海涛购买白内障复明手术书籍,赠送给当地医生。受访者供图

一位在非务工华人,因外伤导致大范围虹膜根部离断,合并前房积血、外伤性白内障及晶状体脱位。

“在国内,这种病例通常需要用特殊缝线缝合,但一来缺材料,二来创伤大。”王海涛通过查阅资料,找到“缝纫机法”缝合睫状体离断,创伤小,也无需特殊器械,技术稍做改动后,将其用于大范围虹膜根部离断修复,术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随后,王海涛用同样的改进和创新,为一名因囊袋破裂未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白内障患者缝合人工晶状体,术后效果甚佳。

鱼渔兼授共同进步

工作期间,王海涛也倾囊相授,希望将白内障复明手术技术留在当地。

“以前我们学习做手术,老师会要求把手术录像录下来,工作之余反复观看研究。”王海涛特意从国内购买手机支架送给当地医生,方便通过显微镜录制手术视频;购买英文版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书籍,送给他们学习。

王海涛在当地社交软件上开设眼科学习群,将每次录制的手术视频进行剪辑、讲解配音,发到群里共享;特意找来动物眼睛,手把手教授,鼓励当地医生练习白内障复明手术操作。在其带动下,大家学习热情高涨,有的人不惜坐车几个小时来“取经”。

接力公益传递光明

“光明行”被称为援外医疗中“小而美”的品牌。2016年,山西派出多名眼科专家参加援喀麦隆“光明行”,超额完成637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得到当地政府、民众称赞。

2019年,王海涛援喀麦隆期间,遇到许多中国医生的老朋友,“刚出门诊不久,一名患者拿着光明行的手册来找我,他说他的眼睛是中国医生治好的,听闻又有中国医生来,特意来复查,那时候感觉作为中国医生,与有荣焉。”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ylcymh.cn/news/show-491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10284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