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1月24日电(赵晓 孙婷婷 吕妍)组建县域医共体、成立专科联盟、打造基层人才队伍……1月24日,在山东省两会期间,医药卫生界政协委员聚焦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贡献良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频频被提及,成“高频词”。
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1月22日开幕,代表委员听取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吕妍 摄
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余之刚携“关于进一步加强山东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建议”参会。他认为,当前,国家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其中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与民众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依旧存在,亟待解决。“在乡镇村基层医疗单位,这种情况尤为明显,需要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来破解这个难题。”
余之刚说,利用优势医疗资源,加大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力度,最终目的是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基层医疗队伍,对中国急危重症的早期救治,重大慢病的医防融合、医养结合以及危重孕产妇死亡率的降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山东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要瞄准强县、活乡、稳村目标,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部门协同、权责清晰、运转顺畅的行政管理机制。”余之刚在提案中建议山东省、市两级列支专项资金预算,支持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同时强化部门协同、政策协同,建立“责任、管理、服务和利益”的共同体,加强信息化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县乡村上下联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国家队”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近年来发挥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推动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先后与百余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实质性帮扶与合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已初步建成优质专家资源共享的医联体合作模式。
谈及紧密型医共体的打造,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护理部主任曹英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该院护理学科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于2023年成立相关专科联盟,覆盖7个省份198家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例如,我们专门围绕心脏康复领域成立心脏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作为联盟的重要分支,该委员会在专业A类期刊上发表‘心脏康复护理专家共识’,对业内关注的心脏康复中心的人员资质、管理架构、工作流程等进行规范,并在全国开展宣讲,指导基层开展相关工作。”曹英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