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就医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在过去,每当提及社区医院、社区卫生室,大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想到简陋的环境、陈旧的设备等。但在今天,来到崂山区的各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们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景象——房间崭新整洁,检查仪器完备,药品类目丰富……近年来,崂山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理念,不断深入推进省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环境、设施、队伍持续焕新升级,让居民在“家门口”便能及时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品质医疗服务。近日,青岛早报记者走进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王哥庄街道峰山西社区卫生室,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生的巨变。
社区卫生中心“面面俱到”
崂山区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1958年,至今已有65年的历史,承担着辖区4.8万名居民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卫生室管理、院前急救等职能,同时管辖着34个社区卫生室。在宽敞明亮的服务中心大厅中,患者有的在窗口排队取药,有的在输液室躺椅上输液,一切都井然有序。
记者查看“楼层平面布局图”,发现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4层,设有全科门诊、护理、中医科、妇产科、口腔科、五官科、特检科、检验科、中药房、西药房、公共卫生科、120急救站等22个科室。一楼、二楼主要负责检查急救工作,三楼是专门的住院区,四楼则是中医诊疗的“国医馆”。为了让社区居民在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准确地联系相关科室,中心还在墙上贴出了“便民小纸条”,标注了健康证办理流程、各科室电话、名医下乡预约等信息。
在三楼住院区,记者看到这里以双人间、三人间为主,共有30张床位。每个病房都窗明几净,有独立卫生间,电视、储物柜、紧急呼叫铃等设施一应俱全。“之前家里一旦有人生病住院,总要去很远的医院,病人来回折腾得难受不说,陪护也是个问题。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院条件和大医院一样好,家里老人生病住院时,来送饭或送东西也方便。”王哥庄街道居民林女士告诉记者,为了保证病人每顿都能吃到热乎饭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特意配置了微波炉,有时候自己给老人送饭,到医院后热一下,暖胃又暖心。
据了解,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可以满足各种常规检查需求,主要医疗设备包括联影40排CT、西门子双板放射成像系统(DR)、飞利浦彩超、全自动血生化分析仪、五分类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C-13呼气试验检测系统、远程心电诊断系统、动态心电分析仪,以及理疗、口腔、眼科、五官科等的专业设备,共计100余台。
“我们与多家三级医院建立了合作,每周周一至周五都有专家前来坐诊,周六则邀请多位专家共同坐诊、研讨、带教,让中心的医资力量更为坚实可靠。”王哥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珍介绍,为了不断强化医疗水平,中心每个月都会组织各社区卫生室的乡医齐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交流心得,相互学习,分享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