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提升百姓
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富民之道,健康为本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不仅关系个人生活质量,而且代表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今年以来,大连市卫生健康委以《大连市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升清单》为重要抓手,以“人民群众少得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为目标,推进“健康大连”建设,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普及健康生活,构建出“顶天、立地、强腰”的医疗服务格局,提升了百姓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增设各类自助服务终端,减少窗口排队。王华 摄
夯实基层医疗网底
“家门口”有“医靠”
2023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印发《关于对2022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表现突出、服务优质的机构予以通报表扬的通知》,全国有2300余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大连西岗白云莲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连西岗日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连甘井子营城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庄河市城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马桥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大连5所基层机构榜上有名。
“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是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有效举措。据大连西岗白云莲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徐东亮介绍,通过升级改造,该中心已成为一家集门诊诊疗、辅助检查和住院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医院,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并增加了住院服务和专科服务,可承担辖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病的检查诊断和住院治疗。特别是中心充分发挥医联体医院技术优势,将三甲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经验,移植到医疗服务之中,使社区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新生儿病房。王华 摄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健全管理制度,提升服务内涵,扩展服务项目,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我市初步形成小病在乡镇、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格局,让百姓在“家门口”有“医靠”。
截至2022年底,全市121个基层医疗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或推荐标准,占比达74.7%,提前完成了国家2023年达到70%的工作任务指标;已完成了10所社区医院建设,在全省处于领先行列。今年,启动建设了2所社区医院,到2025年,全市共建成12所社区医院。同时,我市提速推进“强基行动”,加快建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目前,全市已建强乡镇卫生院35个,村卫生室471个。2023年底,我市将建强村卫生室541个,超额完成建强500个村卫生室的目标;到2024年底,将提前完成建强50个乡镇卫生院目标。
推进智慧医疗建设
化解就诊“三长一短”
今年的“冬季感冒高峰期”提前,肺炎支原体感染来势汹汹。“支原体”还没走,流感病毒又进入高发期。因此,两个多月以来,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各院区儿科门、急诊就诊人数持续高位。“先做检查检验,等结果出来了再去看医生。”应对就诊高峰,医院全力推进预就诊服务,紧急上线新功能,开通“自助开单”线上服务。无需挂号、无需医生开单、不用进医院排队,手机点一点即可完成线上自助检验、检查开单。该服务启用后,患者可以先检查再看病,减少了二次排队、缴费的中间环节,提高了就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