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经开区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全方位深化合作,加快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更好惠及民生,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医术精湛
“救心高速路”每年挽救300多例急性心梗患者生命
11月18日23点30分,一位老年人因突发心梗生命垂危,拨打120送医救治;11月19日22点多,一名37岁男性因胸痛1小时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前往医院就诊。两场生死时速上演,在北京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心内科团队快速为两人开通闭塞血管后转危为安,从挂号看诊到紧急救治总共不到一小时。这得益于该院心内科为急性胸痛患者搭建的一条“救心高速路”绿色通道,使救治更及时、更规范。每年都有300多例急性心梗发病患者通过这条通道成功挽救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一旦发生,极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就危及生命。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占我国疾病死亡率首位,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100万人,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死亡率超过3成。北京同仁医院心内科作为国内最早融心血管内外科临床医教研为一体的中心,集心血管内科、心外科和心脏重症监护等多学科优势于一体,可开展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高血压、主动脉疾病、心脏急危重症、肺血管疾病等各类常见及疑难的心血管疾病诊治。年门诊量超过10万例,手术量超过3000例,每年平均成功救治患者超过5000例,危急重症患者超过1000例。
急性心梗救治方面,该院心内科于2000年开通胸痛24小时绿色通道,抢救小组由2名医师、1名护士、1名技师组成。目前共有5名医师,以两两组合方式,每周轮换,24小时备班,一旦急诊室或医联体医院接诊胸痛患者,医护立即以最快速度启动导管室,为患者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挽救其生命。2021年11月,该院主体全面迁至亦庄院区后,以北京经开区为圆点,以亦庄新城为服务半径,发挥区域医联体主体作用,与亦庄医院、旧宫医院、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通州区第二医院等共计16家医院建立上下转诊、联动机制,使急性心梗救治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患者拨打120的那一刻起救治便已开始,120救护组会在送医院的途中对患者情况进行初步判断,送至医院急诊通过心电图检查等判定为急性心梗后,患者就会直接从急诊抢救室被推进导管室,监护、消毒、铺巾、麻醉、穿刺、造影、进导丝、球囊、支架,一气呵成,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血管介入手术,疏通堵塞血管,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郭彩霞介绍,急性心梗病人的每次抢救都是一场与时间的生死搏斗,绿色通道搭建的目的就是为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依托这条通道,该院2022年共将340余例患者成功从“鬼门关”拉回来,“患者病情稳定后,我们会再次通过医联体将其转移至基层社区医院,进行后续长期随访或一些常见病的诊治,形成救治闭环。”
对于心梗患者而言,赢得抢救时间就意味着挽救生命。这也是我国将每年11月20日确定为“心梗救治日”的原因。郭彩霞表示,11月20日包含两重含义,第一个是发生胸痛要拨打120电话,第二个是急性心梗的黄金抢救时间为120分钟。同时,她介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已不仅仅是“老人病”,近年来患病年龄正日趋年轻化。
对此,郭彩霞建议,年轻人要改变久坐、抽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加强身体锻炼;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症的人群要注意日常指标监测,严格控制日常食盐、胆固醇、脂肪、总热量摄入量,积极预防。如遇有持续性胸闷痛,疼痛较剧烈,伴有冷汗出,或胃肠道疼痛、间歇性心律失常等不适,都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前兆,当身体出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并积极配合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及时开通闭塞的冠脉血管,恢复心肌血供,可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