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市卫健委要求全市医疗机构做到“应开尽开”,要在抢救室、手术室等设置缓冲医疗区,兼顾防疫安全和市民日常诊疗需求。今天,记者从区卫健委了解到,嘉定各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已实现缓冲医疗区全覆盖。
今天上午,记者在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科看到,缓冲抢救室就设置在抢救室、预检台旁,空间独立,里面配备有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
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徐琴告诉记者,缓冲抢救室主要用于收治没有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的危急症患者。“缓冲抢救室的硬件配置与常规抢救室一样。病人进来后,我们会加速采集核酸、测抗原,并同时进行抢救。另外,为保障安全,进入缓冲抢救室的医护人员也要做好三级防护。”徐琴说道。
据介绍,缓冲抢救室内还安装有监控和中央监护仪,并与常规抢救室联网,以便急诊科医护人员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当患者转入常规抢救室后,医护人员会对缓冲抢救室的环境、物体表面实施消毒。
除了在急诊科设置缓冲抢救室外,对于一些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但仍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医院还开设了含有36张病床的外科缓冲病区。住进缓冲病区的患者,禁止家属探视,如果病情特殊确需陪护,可固定一人陪护,并完成一系列“不出门”的检查。
医院外科缓冲病区护士长顾燕华告诉记者,这些“不出门”的检查主要包括大小便化验、血常规检验、核酸采样等。“这些病人通常是择期手术的,他们须在缓冲病区里完成术前准备以及常规治疗。患者和家属都实行闭环管理,每个病房里有独立的卫生间。”顾燕华说道。
院方表示,除了急诊、外科外,内科在每个病区也都设置了缓冲病房,缓冲医疗区能兼顾防疫安全和市民日常诊疗需求,解决疫情期间患者收治中的痛点。病人无论是在缓冲病区还是在普通病区,治疗都不会脱节。
目前,嘉定区中心医院、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亭院区)、南翔医院、安亭医院、江桥医院等二三级综合性医院都已设置缓冲医疗区,主要分布在急诊和住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