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国家医保局严厉打击定点医疗机构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高压态势下,医保飞检相关话题持续升温,相较于常规我们所认为的医保基金违规高发的检验、护理、临床用药、收费等方面,医用耗材也 是“医保飞检”中较常出现问题的领域,耗材管理不善导致的医保基金违规使用往往被院方忽视,存在着极大的医保违规风险。
医保飞检下耗材管理思路
与医用耗材专项整治工作不同,飞行检查属于医保常规监管工作, “医保飞检”常态化已经是一项制度安排。根据经历过医保飞检后的医疗机构反馈,医保局对医用耗材的检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检查耗材的库存明细:耗材盘点明细、出入库明细;
二是检查耗材的财会费用支出明细:耗材收入、耗材支出、耗材资产以及耗材负债;
三是临床科室是否虚记耗材费用。
✦
✦
从医保审查方式来看,其核心关注的是收费类医用耗材的收支配比问题。即对每一种耗材,医院收取患者的耗材数量、单价、金额与医院取自供应商的数量、单价、金额之间的一致性。对于收入与支出不一致的,往往都会被列入问题名单,需要医院提供证据来证明此类品种收费的合理性。
因此,加强医用耗材院内管理,确保医用耗材收支一致,已经不再是一次针对性汇报工作,而应成为一项日常性工作内容。
耗材管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客观来讲,只需要把每一种医用耗材的收费数量(及单价、金额等,下同)、领用数量、出入库数量、开票数量、结算数量和损耗数量用一张大表全部列出即可。但是仅仅就是以上几项工作,医疗机构往往都很难满足。究其原因,与医用耗材品规混杂,品名混乱,且医院在医用耗材方面上缺乏有效管理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耗材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割裂的情况
目前,我国现代医院内部所有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入库管理、 配送等工作都是由物资储备供应中心来完成的。医院的财务部就主要来对医院所使用的医用耗材成本进行核算。医务处则是主要负责监察和处理医药耗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事件。负责对采购、签订合同等环节进行监督工作的部门则为医 院内部的审计部门。这样看似分工明确,但在我国医院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因为缺乏严密的接口运行体系,加之各部门之间的职能界限划定有所交叉,导致了很多的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 在出现问题之后各个部门也会相互推脱。
与此同时,在流通环节,为压缩仓储、采购成本,医院医用耗材一级库施行“零库存”,但二级库(临床科室或病区)的管理措 施和业务规则不配套,主要表现在:
①二级仓库管理人员缺少业务培训,缺乏医疗耗材保管业务知识。对其化学物理性质、仓储要求不能做分类处理。导致耗材失效、损坏、报废。
②以二级库收货登记作为财务结算依据,易出现二级库囤货现象,或因新耗材的引人造成旧耗材积压报废严重。
③科室领取耗材时可能出现多领少计、冒领套用等问题,管理严重存在疏漏。
二是耗材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化手段
主要体现在:①缺少医用耗材临床利用数据评价,无法基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评估医用耗材临床需求、实际消耗。由于信息系统的孤岛效应,医用耗材的临床使用环节通常分布在HIS,LIS,PACS,手麻和移动护理等业务系统中,而现行的多数医用耗材管理系统多以仓储物流为核心,缺乏对各个不同业务系统的整合,导致耗材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管控。
②高值耗材虽具有条形码标识,但临床科室未部署扫码入库终端。耗材实际使用环节缺乏动态、有效的监督,无法实现全程追溯。
③打包计费耗材如手套、注射器等量多价低的C类物资(约 2%),无条形码标识,难以识别异常预警或实施干预管理。
④仓储情况无信息化管控。过期、报废等耗材无法通过人工逐一核对,导致资源浪费。
随着溢库、流失等问题的累积,很多问题即便知道也难以得到彻底消除,从而为医院在“医保飞检”审查中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三是目前医院的采购模式与医保检查方式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