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检查一次身体要花多少钱?
以CT为例子,虽然根据地区有所不同,但全身平扫也是至少7000元以上,单个部位检查也多是在500元以上,如果没有医保,这个费用是需要患者全部自费的。
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我国在医疗器械对国外依赖度相当高,医院对检查项目也没有定价权,本质都是在给国外的医疗器械公司“打工”,对机器的运营成本非常高,患者不得不为此“买单”,造成了看病贵、看病难的窘况。
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不得不依赖进口的医疗设备呢?是我们造不出自己的医疗设备吗?
医院中使用了多少进口医疗器械?
目前,先进的国外“超级设备”几乎是各大医院的标配了,什么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啊、PET-CT啊……动辄几千万元的大块头垄断了医院,也给患者带来了看病价格虚高的难题。
那么,是医院自己“崇洋媚外”,不想使用国产设备吗?其实也不是的。
而中国仅有山东威高和远大医疗上榜,且与尖端还有很大差距,已经足够说明如今中国医疗设备的现状了。
于是在国内,我们就能看到一个现象:越是中高端的医疗器械,就越“偏爱”进口货。
以超声手术刀为例,超声手术刀又名无血手术刀,能将超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高频的振动向人体的局部传播能量。由于振动频率高、振幅小,它可以在不伤害其他部位的前提下迅速切开指定部位,因此用超声手术刀做的手术,精度高、创口小、凝结快,大多数的微创手术都离不开它。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手术刀,我们国内却缺乏先进的龙头企业,对进口的依赖度依然达到了85%以上,其中卖家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等,中国最好的品牌也只能在国内冲到第5名左右。
不仅如此,医院越大,所包括的业务越丰富,对进口器械的依赖度也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国产医疗器械只能在少数领域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
一、小器械、中低端器械,能够做到在使用体感差不多的情况下,价格更便宜;
二、中国特色的治疗领域,如针灸治疗仪等等。
……
另外,最近几年也有不少国产企业发展很好,比如微创的心脏支架,在国内已经冲到了第一,超过了其他国外品牌;又比如迈瑞的监护仪,基本都在各大医院当中完成了普及。
但这些在广大医疗器械中的占比实在是太小太小,国产医疗器械要想替代目前进口的市场,依然任重而道远。
为何国产医疗设备“不行”?
国人都是有情怀的,有好的国产都会优先使用,那么,这个状况只能是我们自身的实力不足了。而最近几年,国家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扶持也越来越给力,拨的资金越来越多,为什么我们还是赶不上呢?
首先需要知道,国外的医疗器械巨头,个个都是百年以上的老产业:全球排名第一的强生成立于1886年,迄今已有136年;第二的诺华国际前身公司就更早了,成立于1758年,迄今已有264年。
而我们新中国目前成立还不到100年,开始着力发展医疗器械则更是等到国外技术传入国内,大约从80年代起,至今也就40多年的历史,少了几十年到几百年的沉淀,和国外自然很难并肩。
但时间并不是全部的原因,否则我国的通信行业起步也很晚,还不是依然占到世界的顶端了?
所以还有原因之二,技术的交叉。
举个例子,一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医生想要研发一台医疗设备,但只凭借他一个人是做不成的,还需要电子信息、材料科学、影像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人才联合起来,才可能做成。
对了,这个过程中还不能差时间,更不能差钱。
国外企业发展多年,早已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连续生态链,各种医疗产品从CT机到监护仪,应有尽有,中国企业却还不得不停留在单个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上,可这些都是很多国家在上世纪就玩过的了。
也因此,我们的体系不太完整,在原创度上突破也较为缓慢,这直接导致很难造出高精尖的医疗产品。
国内的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状况并不平衡,没有像西门子、强生那样能独霸一家的大型企业,而是以“规模小、布局乱”的形式存在,导致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而对于医院方来说,已经用了那么多年的进口设备,不说有感情,就算是操作上也习惯了,出于医疗人员的责任心,很少会冒着医疗事故的风险去尝试国产产品。市场本质是一块大蛋糕,既然大块都被国外抢去了,那国产就只能分到一些边角料了。
当然,国产医疗设备也并没有那么不堪。以前饱经争议的心脏支架,出厂成本2000元,卖给中国却接近10000元,但是现在已经可以基本实现全使用国产替代了。
近几年,国家也在医疗设备产业的投入越来越多,工信部更是在2《021~2025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意见稿》中提到,截至2025年,国家要配育6-8家医疗器械企业进入全球50强,可谓是雄心勃勃。
而为了帮助国产设备打开市场,国家还在去年发布通知,要求137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100%国产,12种医疗器械要求75%国产。届时,国产的医疗设备在这样的“开路”下,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于是,如何解决“原创度低、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如何建立起较完整的基础科学体系,就成了解决国产医疗设备的最大难题。
只愿在中国的将来,每个老百姓都能病有所医,不再被昂贵的治疗费所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