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健康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不能让医疗科普成为流量的“提款机”

2024-11-13 10:22720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发布2024年10月科学领域流言榜。值得关注的是,“使用药品给孩子散瞳验光对眼睛有害”“耳朵有折痕预示冠心病风险”等谣言榜上有名。而这些医学健康类谣言,很多都来自网络医疗科普视频。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医疗科普已成为各大网络平台上炙手可热的内容。这中间当然有权威机构的正规科普,但也有不少博取流量挣快钱的假科普。上网看看就知,镜头前面的主播,有的身份确实可能是医生,却借科普名义“夹带私货”,或在小号、评论区悄悄卖课、推销商品,或暗示粉丝加微信,引导其去指定药店开高价药方。有的则是对医疗知识略知一二的社会人员,为了吸睛涨粉,编造传播类似“生酮饮食能饿死癌细胞”“喝醋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伪科普内容。更有甚者,由演员穿着白大褂扮作医生,演绎“医护不伦恋”“患者复仇庸医”等“狗血”夸张剧情,甚至擦边软色情,拉低道德底线。

  医疗科普中鱼龙混杂的乱象,损害的不只是网络生态,更是公众的生命健康。被流量裹挟的“带货科普”、伪科普如果大行其道,医疗科普在人们心目中的科学性、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专业、严谨的真科普就可能“被流量挤到墙角”。如果患者受伪科普的错误引导,放弃正规治疗,去寻求所谓的“神奇疗法”,最终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而那些“蹭医生人设”的不雅视频,则会降低公众对医生的信任度和好感度,给医护群体形象带来损害。

  整治医疗科普乱象,要坚持依法依规、立破并举,强化有关部门、医疗机构、网络平台和个人的责任。一方面,相关部门要针对公众健康需求,扩大权威、正规医疗科普的供给,挤压伪科普的生存空间。通过加强医学常识宣传,增强公众辨识能力,让大家不为伪科普买单。对医生参与医疗科普,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并履行好管理责任。另一方面,对那些为博流量搞假科普、打擦边球,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为,有关部门要加大惩治力度,深挖并切断背后的流量套现利益链条。当然,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网络平台的监管责任不容推卸,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核把关和违规处置机制,及时识别和清理伪科普内容,绝不给其提供容身之地。

  构建风清气朗的医疗科普生态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方面都应积极行动起来,让互联网上形形色色的伪科普无处遁形,让每一份对健康的渴望都得到真正有益的回馈。(文/柯 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医渡科技2024年12月通讯:业务再创佳绩,屡获行业殊荣
1月8日,中国AI医疗行业头部企业医渡科技(2158.HK)发布《2024年12月通讯》。当月,医渡科技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持续深化,业务拓展再创佳绩,并且凭借突出的企业管理、项目运营、技术创新、产品应用及行业贡献等核心能

0评论2025-01-09158

美股医疗健康板块承压,2025年有望扳回一局?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胜选消息让本已低迷的医疗健康板块再次承压,市场预期新政府或收紧医保政策。2023年,医疗健康板块回报率已较标普500指数低22个百分点,而2024年情况未见改善,回报率继续落后20个百分点。行业

0评论2025-01-09153

陕西省铜川市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回头看”行动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巩固医疗美容广告专项治理成果,陕西省铜川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强化措施,精心组织,开展了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回头看”行动。此次行动采取边检查、边宣传、边培训、边教育的方式,以辖区

0评论2025-01-09152

预见2025|树兰医疗创始人郑杰:践行“计算医学”,推进科技落地应用与创新发展
2024 年,在政策驱动、技术赋能与需求牵引的合力之下,医疗行业步入多元变革的快车道。这一年,三明医改经验在全国更大范围“落地”,推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AI技术在医疗领域渗透率提速,从辅助诊断到药物研发

0评论2025-01-0917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