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健康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普法|医疗起纠纷 患者及家属如何维权?

2024-11-12 11:04690

近日,湖南某医院医生刘翔峰获刑17年一案引发舆论关注。在我们身边,绝大多数医务人员一直在默默奉献,用专业知识和医者仁心,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严惩侵害患者健康权益的医疗乱象和行为,净化医疗环境,是广大医务人员所盼,是广大人民群众所盼。

那么,如果患者或家属不满医疗机构诊疗服务,面临医疗纠纷时,该如何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要点一:

及时复制并封存全部病历是关键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而医疗纠纷最核心的证据材料就是病历。北京天霜律师事务所马元元律师表示,患者或家属可在专业人士帮助下,在病历中寻找问题,进而判定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

具体来看,病历分两类,一种是门急诊病历,医疗机构在诊疗结束后应当即时完成并交付患者,由患者自行保管;另一种是住院病历,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那么,怎么获取住院病历呢?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患者有权查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属于病历的全部资料。第二十四条规定,发生医疗纠纷需要封存、启封病历资料的,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复制件,由医疗机构保管。病历尚未完成需要封存的,对已完成病历先行封存;病历按照规定完成后,再对后续完成部分进行封存。医疗机构应当对封存的病历开列封存清单,由医患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各执一份。

患者本人或在患者死亡的情况下其近亲属有权要求医疗机构复制并封存全部住院病历,封存病历时,还需要医疗机构出具封存清单并交由封存人一份。由于住院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医疗机构可能会修改、伪造病历来规避责任,因此及时封存、复印病历具有重大的意义,既可以获取及固定证据,又可以防止病历被恶意篡改,特别是当患者或家属提出封存病历的要求时,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封存,如果医疗机构以“马上下班了”等各种理由要求患者或家属再来时,应当录音或录像留存相关证据并要求立即封存。

要点二:

谨慎决定是否进行尸检

马元元介绍,《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拒绝签字的,视为死者近亲属不同意进行尸检。不同意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不同意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医疗机构死亡,医疗机构会开具死亡诊断证明书,并需要家属确认是否进行尸检,签署死亡患者尸检知情同意书。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第一,根据保存条件,尸检一般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最晚7日内进行,超过7日进行尸检虽然实践中可行,但是在后续诉讼中有较大风险,主要是因超过法定期限而不被采纳为定案证据。第二,如果家属拒绝尸检,导致后续无法确认患者死亡原因,家属将承担不利后果。也就是说,由于没有进行尸检,导致患者死亡原因未能查明,进而无法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家属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责任的诉讼请求可能不会被支持。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同类
医渡科技2024年12月通讯:业务再创佳绩,屡获行业殊荣
1月8日,中国AI医疗行业头部企业医渡科技(2158.HK)发布《2024年12月通讯》。当月,医渡科技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持续深化,业务拓展再创佳绩,并且凭借突出的企业管理、项目运营、技术创新、产品应用及行业贡献等核心能

0评论2025-01-09158

美股医疗健康板块承压,2025年有望扳回一局?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胜选消息让本已低迷的医疗健康板块再次承压,市场预期新政府或收紧医保政策。2023年,医疗健康板块回报率已较标普500指数低22个百分点,而2024年情况未见改善,回报率继续落后20个百分点。行业

0评论2025-01-09153

陕西省铜川市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回头看”行动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巩固医疗美容广告专项治理成果,陕西省铜川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强化措施,精心组织,开展了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回头看”行动。此次行动采取边检查、边宣传、边培训、边教育的方式,以辖区

0评论2025-01-09152

预见2025|树兰医疗创始人郑杰:践行“计算医学”,推进科技落地应用与创新发展
2024 年,在政策驱动、技术赋能与需求牵引的合力之下,医疗行业步入多元变革的快车道。这一年,三明医改经验在全国更大范围“落地”,推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AI技术在医疗领域渗透率提速,从辅助诊断到药物研发

0评论2025-01-09171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