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发表回复 发表帖子 医疗圈首页 医疗圈列表 频道列表

你知道吗?“抗菌”口罩存风险,医用牙膏”非牙膏

楼主 myb2b013

你知道吗?体温计、隐形眼镜、血压计、血糖仪、按摩仪、胰岛素注射笔等,大家所熟知的这些产品其实均属于医疗器械。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家用医疗器械种类日益繁多,但不少市民在使用时存在一些误区。

  “医用牙膏”能当牙膏用吗?“抗菌抗病毒”口罩靠谱吗?按摩器使用时间越长越有效?7月19日上午,在“2022年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南宁分会场的启动仪式上,市场监管部门对医疗器械使用误区和市民关注的问题进行科普和解答。


  “抗菌”口罩效果待验证


  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口罩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了关注实用性,不少商家在口罩的颜值及其他功能上下功夫。此前,部分宣称具有“抗菌抗病毒”“防疫功能”的口罩在网上销售火爆,这些口罩真的能起到抗菌效果吗?


  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在我国,医用口罩按第二类医疗器械实行注册管理。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宣称“抗菌抗病毒”非医用口罩,一般通过共混、喷涂等方式添加各类抗菌剂,主要添加物包括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季铵盐、铜离子/氧化铜、中药提取物等。该类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有待充分研究和验证。在安全性方面,应对口罩抗菌剂脱落导致的对正常人群长期吸入的风险进行评估;在有效性方面,应对抗菌剂的加入是否影响口罩过滤效果,以及抗菌剂的抗菌抗病毒的效果进行验证。


  “该类口罩产品在临床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验证前提下,添加抗菌剂会引入新的风险。”工作人员说,当前,在医疗器械的上市前评价时,该类产品持续、长期使用的风险受益比不足,尚不具备显著的临床意义。此前,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已印发并不断更新了不同人群预防新冠肺炎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建议消费者依据这些指引的指导,科学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


  “医用牙膏”别用来刷牙


  牙膏是我们日常使用频次最多的生活用品之一,市场上所谓的“械字号牙膏”“医用牙膏”会让人感觉使用此类牙膏更健康,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工作人员表示,市场上一些所谓的“医用牙膏”“械字号牙膏”其实是冷敷凝胶、牙齿脱敏剂等医疗器械产品。冷敷凝胶和牙齿脱敏剂属于第一类医疗器械,均不具备清洁功能,不可以用来刷牙,也不适合每天使用。


  “有些商家为了夸大宣传,将冷敷凝胶、牙齿脱敏剂包装为‘牙膏’售卖,这种行为是违规的。”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牙膏时,应通过产品标签标注的产品名称、功效宣称、适用人群、注册证编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等信息,辨别产品是否为牙膏。


  美瞳并非人人适合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瞳因为能改变眼球的颜色,达到修饰眼睛美感的效果,受到不少年轻男女的喜爱。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戴美瞳吗?


  “美瞳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佩戴。”工作人员提醒,大部分具有一定眼部疾病(如重度干眼症、角膜炎等)的患者是不适合佩戴美瞳的。同时,如果因佩戴美瞳而产生了明显的眼部不适症状,说明不适合继续佩戴美瞳。因此,佩戴前应由正规的具有专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生进行判断指导。


  筋膜枪、头部按摩仪、颈椎按摩仪、眼部按摩仪……如今,各种按摩保健器具成为人们缓解身体酸痛的“神器”,有人一有空就使用按摩器。按摩器使用时间越长越有效吗?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使用按摩器时间过长会适得其反,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更不宜使用按摩器,“使用时间最好控制在每次20分钟到半个小时,早晚各一次即可”。


  没有“包治百病”的产品 别轻信商家的夸大宣传


  选购医疗器械 注意擦亮眼睛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大海介绍,家用医疗器械可分为家用治疗仪、家用检测器械、家用保健器械和家用护理康复器具四大类。其中,家用治疗仪包括家用颈椎、腰椎牵引器、助听器等;家用检测器械包括体温计、血压计、血糖仪等;家用保健器械包括电动按摩产品等;家用护理康复器械包括功能床、制氧机等。如今,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走进千家万户,但在医疗器械市场的日常监管中,市场监管部门也发现了一系列家用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问题和销售的规范化问题,需要引起市民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例如,有的市民患上了某种疾病,不是去看医生,而是购买医疗器械回家自行治疗,最终耽误了病情;有的医疗器械经监管部门许可仅“适用辅助治疗某种症状”,而不良商家夸大宣传这些产品有包治百病、不用打针吃药等功效;还有的商家借“免费体验”等由头,使用十分隐蔽的商业欺诈手法,让人放松警惕、引人上钩,最终掏钱购买相关产品。


  张大海提醒,医疗器械要在医生指导下购买使用,结合医生的建议和自身情况选择产品。市民选购医疗器械时,要“擦亮双眼”,到正规的药店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购买,注意查看商家是否具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备案)证,不要轻信推销人员的宣传。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的商家在推销产品时不按照批准的适用范围进行宣传,甚至任意夸大产品疗效,宣传‘疗效神奇’等,大家对此要留个心眼。”张大海表示,健身器材以及一些含“保健”功能的衣服、帽子、鞋子、袜子、手镯、耳环等,大都不属于医疗器械,它们只是一些普通商品,不具有治疗功能,且未经过任何的临床验证。如果购买这些商品来治疗疾病,不但花了冤枉钱,而且会贻误病情。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