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发表回复 发表帖子 医疗圈首页 医疗圈列表 频道列表

3个被国外赚取利润的行业!助听器、医疗器械行业仍被“卡脖子”

楼主 myb2b018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几乎成了我们这个国家在全世界的名片。


但是,以前很多人以为中国制造等于垃圾。经过几年的发展和体验,才发现中国制造受了太多的委屈——好东西,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的。


其实,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科技先发、贸易壁垒等种种方式赚取了大量的利润,这些利润之高简直令人发指。


今天,小编为大家盘点3个被国外赚取利润的行业,看看有没有你熟知的。


NO.1 机器人行业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同时又是全球最大的生产消费市场,机器人的应用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有着极大的重要性。


如今,中国对机器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做到了连续8年全球第一,与此同时,出口量也是全球第一,发展非常迅猛。但是在工业机器人的生产技术与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上,我国还有很多东西都依赖国外进口,比如工业机器人都拥有3个核心部分的零部件,分别是减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电机,其中生产所需的最核心零部件减速器,一直以来都是依赖从日本进口。


仅仅是这一部的成本就高达35%,相当于中国企业每卖一台机器人赚取100元,就有35元是属于日本企业的。这部分零件属于高精尖的精密仪器部分,而这一领域又是德国和日本的强项,所以他们也一直都掌握着这些核心技术的研发。


紧密零部件领域的研究虽然我们国家一直都有在做,但是国外技术不但对中国形成封锁,还不断通过迭代以及降低技术成本打压中国企业。


NO.2 助听器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听力损失目前影响着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中有中度或以上的听力损失。而北京听力协会的数据显示,同一时期中国残疾性听力障碍人士约为7200万,换句话说,中国约有7200万人需要借助助听器提升听力。


据预计,到2050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会有听力问题,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


而中国的助听器市场,却几乎完全被西方垄断,丹麦瑞声达、瑞士峰力、德国西门子、丹麦奥迪康、丹麦唯听以及美国斯达克在内的6家国际巨头,掌控过年超过90%的市场份额。全国8000多家助听器门店绝大多数都是这些跨国巨头的销售据点。




并且,近些年这些巨头不断从中国榨取利润,把助听器卖成奢侈品。比如一款助听器的国际平均价从2万元飙升到国内标价5万元,同样型号的产品在日本、韩国、德国等地卖2000美元,进入中国后售价就可能高出30%——50%。


西方巨头掌握着助听器的核心技术,其中最关键的芯片主要由美国通用等两家企业生产,这些厂家有着七八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一直优化噪声处理,芯片运算能力能核心技术,筑建了西方助听器产业的护城河。


目前,国产助听器人只能靠低价吸引消费者,售价大多在99元—700元区间。


NO.3 医疗器械




虽然,在许多大中小型的医疗设备上,中国企业也能够造出来,如CT、超声影像等设备,还有疫情期间名声大噪的中国呼吸机;国内医疗医疗设备的著名企业有联影、迈瑞、微创等等。


但是,在国内大中小型医院中,对于国外医疗设备存在高度依赖的现状;尤其是三甲医院,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占有率极低。


就像中国科学院何祚庥院士所直言,50%以上的中端产品依靠国外进口,高端的进口率甚至高达95%或以上。其中,强生是“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巨头,飞利浦、西门子、飞利浦则是“诊断器械”行业的霸主。


那么,我国为何那么依赖于进口医疗设备呢?


首先,国产设备的质量与进口设备确实存在差距。就拿再常见的柳叶刀来说,从业人员表示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第一刀的效果并没有差别,而进口的柳叶刀可以全程都保持着几乎同等锋利的效果,而国产的柳叶刀几刀之后就变得钝。


其次,医疗设备的关键技术被国外巨头垄断,我们连代工机会都没有。就拿CT来说吧,它看起来并不精细,甚至外观还稍微有点粗犷,可实际上它所涉及的零件上万个的高精密仪器,其中还涉及十几万项专利。但是中国甚至连参与代工生产的机会都没有,这些高端医疗设备的生产,都需要很高的门槛,全球也只有几个国家的企业获得生产的实力和资格,比如美国斯达克、瑞士峰力、西门子、丹麦奥迪康等等。


没有代工机会就无法接触到国外医疗设备,更别说突破技术壁垒,所以只有进口相关医疗设备,努力攻克“卡脖子”技术。


目前,国外很多著名企业,很多都是百年企业,不仅拥有技术专利,而且还不断升级和优化。截止到目前,全球医疗器械公司前十强中,美国独霸7席,德国2席,荷兰1席。


其实,医疗器械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我国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之一。2011-2019年,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的出口额逐年增长,2019年,我国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额为129.24亿美元,同比增长13.2%。


目前,我国在一些相关领域的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想要在短时间内突破中高端医疗设备进口的局势,甚至如何赶超国外设备,除了一腔爱国的热情,还需要时间和努力,相信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解决这些“卡脖子”技术。就如我国航天技术,起步也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近百年,但如今我国成为全球第2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这背后便是看准方向紧咬不放,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员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耕耘,并且带出专业性更强的下一代,不至于上一代科学家老去之后,才发现后继无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