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发表回复 发表帖子 医疗圈首页 医疗圈列表 频道列表

政策 |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重点解读!

楼主 myb2b017

  


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及2035年远景目标,并设置五大分目标为引导,围绕7个重点领域,部署5项重点任务,实施5个专项行动,采取6项保障措施,推进我国未来五年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及2035年远景目标,并设置五大分目标为引导,围绕7个重点领域,部署5项重点任务,实施5个专项行动,采取6项保障措施,推进我国未来五年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五大目标


首先,在总体目标之下,《规划》从全产业链、技术水平、企业活力、产业生态、品牌影响力等方面设置了5个分目标:


(1)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医疗装备生产所需的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基本补齐,建成创新力强、附加值高、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2)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医疗装备在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健康促进、公共卫生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腔镜手术机器人、7T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质子重离子一体治疗系统等一批高端产品实现应用。


(3)企业活力显著增强


医疗装备龙头企业的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涌现一批细分领域全球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以及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独特工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


(4)产业生态逐步完善


医学+工业、医院+工厂、医生+工程师等多维度医工协同创新模式初步建立,健康医学服务快速发展,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精准医疗、中医特色医疗等新业态全面创新发展。


(5)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医疗装备产品认可度、品牌美誉度及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大幅提高,6-8家企业跻身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


七大领域


《规划》提出重点发展诊断检验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等7个重点领域,基本覆盖全人群从防、诊、治到康、护、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装备需求。


(1)诊断检验装备


发展新一代医学影像装备,推进智能化、远程化、小型 化、快速化、精准化、多模态融合、诊疗一体化发展。发展新型体外诊断装备、新型高通量智能精准用药检测装备,攻关先进细胞分析装备,提升多功能集成化检验分析装备、即时即地检验(POCT)装备性能品质。


(2)治疗装备


攻关精准放射治疗装备,突破多模式高清晰导航、多靶区肿瘤一次摆位同机治疗、高精度定位与剂量引导、自适应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等技术。


攻关智能手术机器人,加快突破快速图像配准、高精度定位、智能人机交互、多自 由度精准控制等关键技术。发展高效能超声、电流、磁场、激光、介入等治疗装备。推进治疗装备精准化、微创化、快捷化、智能化、可复用化发展。


(3)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


研制脑损伤、脑发育、脑血氧、脑磁测量等新型监护装备,发展远程监护装备,提升装备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推动透析设备、呼吸机等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性能提升。攻关基于新型传感器、新材料、微型流体控制器、新型专用医疗芯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医疗级可穿戴监护装备和人工器官。


(4)中医诊疗装备


发挥中医在疾病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独特优势,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深度挖掘中医原创资源,开发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可穿戴等新技术的中医特色装备,重点发展脉诊、舌诊以及针刺、灸疗、康复等中医装备。


促进中医临床诊疗和健康服务规范化、远程化、规模化、数字化发展。


(5)妇幼健康装备


发展面向妇女、儿童特殊需求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健康促进等装备。攻关优生优育诊断分析软件及装备。


研制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可穿戴装备,推动危重症新生儿转运、 救治、生命支持以及婴幼儿相关疾病早期筛查等装备应用。促进妇幼健康装备远程化、无线化、定制化发展。


(6)保健康复装备


发展基于机器人、智能视觉与语音交互、脑机接口、人机电融合与智能控制技术的新型护理康复装备,攻关智能康复机器人、智能助行系统、多模态康复轮椅、外骨骼机器人系统等智能化装备。


促进推拿、牵引、光疗、电疗、磁疗、能量治疗、运动治疗、正脊正骨、康复辅具等传统保健康复装备系统化、定制化、智能化发展。


提升平衡功能检查训练、语言评估与训练、心理调适等专用康复装备供给能力。


(7)有源植介入器械


加快植入式心脏起搏、心衰治疗介入、神经刺激等有源植介入器械研制。发展生物活性复合材料、人工神经、仿生皮肤组织、人体组织体外培养、器官修复和补偿等。


推动先进材料、3D打印等技术应用,提升植介入器械生物相容性及性能水平。


五项任务


(1)推进跨界交融,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体系完善的大工业优势,推进医疗装备与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融合创新,补齐短板、锻造长板,贯通全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构建持续创新发展能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已经到底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