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重点 解读医械产品发展蓝海 | 附“十四五”健康规划发布
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这是继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之后,医疗健康领域又一“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下一个全新五年,医疗发展的重点跟着时代发展的浪潮也必将做出调整与改变。
针对医疗器械从业者关心的话题,我们总结概括了以下七大重点。
1、“强基层”,推动县域和基层医疗建设
规划提到,把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全局统筹推进,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开展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
鼓励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短缺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2、围绕“一老一小”群体,发展细分特色专科
规划看到“老龄化全方位医疗保健”需求也在极速增加,康复医养、慢病管理、日间照料中心逐渐成为社会“刚需”。
关于儿童眼视光、儿童身高、脊柱矫正、儿童保健等青少年全方位健康管理也被提及。
3、促进高端医疗装备和健康用品制造生产
开展原创性技术攻关,推出一批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高质量医疗装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医疗装备应用推广基地,打造链条完善、特色鲜明的医疗装备产业集群。
推进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实施康复辅助器具、智慧老龄化技术推广应用工程。
4、职业健康医疗越来越受重视,细分医械产品迎机遇
推动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健康管理,加强职业健康管理队伍建设,提升职业健康管理能力。运动康复、中医针灸等技术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诊察监护仪器等细分领域产品将进一步普及。
5、数字医疗更加受到重视
规划提到,推广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医疗服务。
6、康复与精神心理被提升到战略性重要地位
在医政司重点推进的专科项目中,除了护理、康复外,还新增了心理健康领域,此次规划中亦有多项利好准则直指精神心理。
7、全面提升康复专科服务能力
规划指出,全面提升急诊、重症、呼吸、检验、麻醉、消化、心血管、护理、康复等专科服务能力。
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提升康复医疗、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质量。
01
医疗均衡推动医械产品渠道下沉
据众成数科统计,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为104.4万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2180个。具体为:
医院3.6万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339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9.0万个,与去年同期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868个,乡镇卫生院减少593个,诊所(医务室)增加14174个,村卫生室减少8934个。受城镇化加速和合村并居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正在“消失”,并被整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136家,减少1599家。
总体来看,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制度之下,县域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逐年增长,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这也将推动医疗器械产品采购渠道进一步深入到区县级医疗机构,这从主要用于改善失眠疼痛辅助治疗设备-电疗设备采购就可以看出端倪。从最新一季度电疗设备采购金额占比来看,县级医疗单位的采购额已经较明显占据主要位置。
县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成采购主体
02
重点专科建设成重点 细分领域有“蓝海”
“一老一小”群体以及残疾人健康管理纳入十四五健康发展重点,这也将催生更多细分器械的发展市场,尤其是筛查、诊断、康复救助等各环节所使用到的器械产品。
规划指出提升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水平,推动开展老年人健康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症诊治,促进老年医疗服务从单病种向多病共治转变。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服务能力,在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服务方式下,康复器械、诊察监护仪器等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针对残疾人康复服务,尤其康复医疗、康复训练、辅助器具适配等配套服务,规划也指出要加强和改善残疾人医疗服务,完善医疗机构无障碍设施,强化残疾人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视力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前,教育部联合多部门相继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从预防到检测,再到干预,包括用于诊断和治疗眼科疾病的眼科设备及相关仪器、辅助器械和植入物等在内的眼科器械产品将迎来需求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