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触发医疗服务价格深度改革

 
楼主   帖子创建时间:  2022-04-18 15:12 回复:0 关注量:21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落地的关键,是广大医务人员、患者关注的热点,也是医保优化医疗服务行为的重要杠杆。在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常态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应系统联动地做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促进我国医保价格及支付的科学有序发展。


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目录及准入,助力“技耗分离”


人工关节是国家组织开展的第二类集中带量采购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结果目前正在各地陆续落地。本轮集采后,人工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约7000元,人工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约5000元。人工关节费用的大幅下降,为其在医用耗材目录准入、定价及支付提供了依据,将促进“技耗分离”政策的实施。


从医用耗材定价来看,各省市在集采结果落地过程中,可以将人工关节纳入除外或可单独收费耗材目录,以形成技术劳务与可单独收费医用耗材的分类管理;从技术劳务定价来看,应优化现有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项目及内涵。如2001版医疗服务项目规范中,基于导航区分为两个项目,今后可以不再区分,而是针对不同的创新要素设立相应调整系数。这将促进骨科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快速准入及收费,降低医疗服务收费目录的复杂性,更加符合临床实际及产出导向。


灵敏触发医疗收费价格调整,充分体现技术劳务价值


从全国十多个省份发布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文件来看,部分省市将次均费用或次均卫生材料费用下降纳入启动条件,多数地区提出应对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等重大改革任务的专项调整制度。这意味着本次人工关节集采后,配套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将在多个地区实施。但同时这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如何科学合理形成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定价。


从近几年我国实践来看,技术劳务价值的关键要素包括基本人力及耗时、技术难度和风险水平。各地将在此基础上测算形成的标化技术劳务价值作为目标价格,再结合价格可调整总量、基金可承受能力、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及患者负担变化等关键维度,形成合理适宜的价格策略。建议各地在价格调整中充分考虑以上价值要素,体现技术劳务价值,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


加强区域间相关手术收费衔接,促进形成合理比价体系


随着我国医保异地结算的全面实施,患者对同病种的地区收费差异越发关注。本次人工关节集采后,各地手术费定价的合理衔接十分重要,应尽量避免出现费用倒挂、收费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等问题。


建议各地在调整相关手术类价格项目时,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及患者负担,形成区域间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比价体系。区域间应加强医疗服务价格信息共享及管理联动,特别是在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等国家级城市群,探索构建合理的价格分区及地理调整系数,注重价格协同治理,提升系统协同治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注病种间及其他相关项目的价格关系,注意价格改革的联动系统性


本轮集采直接相关的手术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而该手术仅是肌肉骨骼系统手术中的一类,直接相关的DRG/ DIP涉及股骨骨折、关节炎等多种骨科病种。因此,在价格调整时还应考虑同类病种或项目间的比价关系。


如,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收费价格的同时,应同步考虑脊柱骨关节手术、四肢骨肿瘤和病损切除手术、四肢骨折手术等手术价格的相应调整,以及相应DRG/DIP的调整。应在国家层面逐步统一项目间的比价关系,如借鉴DRG/DIP形成相应项目点数体系。这将有利于转变现有的价格调整模式,从调整单个项目转变为调整项目的点值,促进价格改革的整体性和联动性。


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测,遏制非预期费用增长


本次人工关节集采是基于系统的采购策略,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按下葫芦起了瓢”的问题,如上次冠脉支架集采后,部分地区的球囊替代应用大幅上升,降低了冠脉支架集采降低患者负担的效果。但由于我国医用耗材的不合理激励机制仍然广泛存在,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临床应用的阻力,同时可能形成新的替代激励行为,带来非预期费用的增长,降低患者的获得感。


建议各地在人工关节集采结果落地过程中,既要加强对临床医疗行为的合理引导,也要关注广大医务人员群体的呼声,最终减少不合理的医疗服务行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